與大學合作最高5年4千萬研究補助經費 中研院揭首屆「中研學者」

與大學合作最高5年4千萬研究補助經費 中研院揭首屆「中研學者」

中央研究院公佈首屆「中研學者」獲選名單。本報資料照片

中央研究院今日公佈首屆「中研學者」獲選名單,獲選者最高可有每年新臺幣800萬元、每期5年的研究補助經費。院外獲選者爲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郭力維、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陳國璋、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許翺麟,及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黃貞穎,共計4位院外學者計劃獲選。另有3名中研院內學者獲選。

受惠 AI、半導體主流不變 台股盤勢轉弱不容易

「中研學者」計劃112年推出,由中研院攜手國內大學,深化實質的學術合作與交流,獎勵我國55歲以下、副研究員或副教授以上學者具原創性之研究。獲選者最高可有每年新臺幣800萬元、每期5年的研究補助經費。中研院編列「中研學者」計劃獎助經費予院外得獎學者,並以「中研學者」之名合聘。

我的魅魔男友

降妖有呆妻

中研院學術諮詢總會執行秘書邱繼輝表示,計劃採推薦制,院外各校至多推薦3名學者,本屆全國計有21所大學推薦各領域共42件計劃。爲擴大各大學的優秀中生代研究人員參與,114年度中研學者計劃中各校推薦申請人數將增至5人。

潘达君和雷萨君

另也從本年度「深耕研究計劃」中遴選3名學者,獲選爲院內中研學者,分別爲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巫毓荃、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修丕承,及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許惠真。

郭力維獲選計劃「實驗地震滑移之斷層泥摩擦特性」,試圖模擬地震斷層及地熱地體構造的狀況,研究斷層泥產生的地震滑動與摩擦演變,瞭解地震破裂、地熱應用,以及淺部火山地體構造相關的物理化學作用。

陳國璋獲選計劃「多體問題的奇異點分析與變分方法」,主要研究最小作用力解的各種定性和定量性質,期望在限制N體問題、缺乏對稱的N體系統,以及更廣泛的動力系統奇異點分析做出實質貢獻。

許翺麟獲選計劃「解析長壽基因型動物中發生『跨世代表現型復辟』現象之表觀遺傳機制」,預計透過全基因組 6mA 定序(NT-Seq)和全動物單細胞核 RNA 定序,剖析線蟲「跨世代表現型復辟」現象及抗衰老表觀標記之分子機制。

黃貞穎獲選計劃「感知與偏好的生物基礎」,預計透過設計行爲實驗研究果蠅的時間偏好,並利用人體生物資料庫或進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(GWAS)找出與偏好相關的基因,將數據與影像結合,提供基因影響偏好機制的進一步見解。

巫毓荃獲選計劃「療愈的身體:近代日本身體本位心理治療的歷史」,將探討二十世紀上半葉日本多種「身體本位」的心理治療法,包括在地化催眠療法、靜坐呼吸法、各種運動療法等,並從更多元的角度思考心理治療的可能性。

修丕承獲選計劃「間歇性微型機器學習: 智慧物聯網時代的範式轉移」,將開發跨裝置且高效的模型壓縮系統,帶領間歇性微型機器學習(Intermittent tinyML)發展,預期讓複雜的深度學習模型在微型裝置上高效運行。

許惠真獲選計劃「乙酰輔酶在調節內質體運輸以促進生殖系統穩態中的分子機制」,將透過乙酰-CoA 羧化酶(ACC)研究脂質代謝的機制,有望爲脂質代謝和蛋白質運輸缺陷相關疾病提供治療機會。

●114年度中研學者計劃預計於113年4月初公告徵件訊息,詳情請參見中研學者計劃網頁更新資訊:https://daais.sinica.edu.tw/posts/169569。

清晨閃電頻繁原因曝 吳德榮:今起天氣不穩定 注意午後大雷雨

黨政人士籲馬英九 成就卸任後的偉大

《电零组》臻鼎-KY今年营运拚逐季扬 除息日揭晓